“長城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次論壇將從人類發展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的長城。”中國長城研究院院長趙琛表示,中華文化的形成復雜而漫長,長城更像是各民族的血緣紐帶——它是兄弟之間的“院墻”,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當下迫切需要進一步研究、展示、弘揚長城的內涵和價值,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標志。
中國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其建造時間之長、分布地域之廣、影響力之大,是其他文物不可比擬的。其是一個由墻體、關堡、衛所、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組成的巨型國防軍事體系。
目前中國發現的歷代所修各類長城,涵蓋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新疆、黑龍江13個省、市、自治區。多樣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得長城沿線的生態環境敏感而脆弱,尤其是人類活動的加劇,使得長城區域周邊的環境受到很大影響。
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嘉毅認為,要全力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生動呈現長城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積極探索新時代長城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的新路徑。
王嘉毅建議,要對瀕危損毀的長城遺址和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加強長城文化價值的系統研究,突出“萬里長城”整體辨識度;重點利用長城遺址和長城文化資源的外溢輻射效應,建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引導和鼓勵長城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長城文化創造活力和生命力。
以“長城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本次論壇由中國長城學會、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國長城研究院主辦,酒泉市和敦煌市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