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名單,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征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征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共計83段/處,其中秦漢長城重要點段12段/處,明長城重要點段54段/處,其他時代長城重要點段17段/處,包括戰國秦長城5段,唐代戍堡及烽燧4處,戰國燕長城2段,戰國齊長城、楚長城、趙長城、魏長城各1段,以及金界壕遺址等具備長城特征的邊墻、邊壕、界壕重要點段2段。
國家文物局指出,這些長城段的故事將重點展示。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圍繞長城國家公園建設總體目標,深入挖掘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的歷史文化內涵,提升現有長城相關博物館、陳列館展示水平。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前,應科學核定、發布長城點段的游客承載量。經過評估具備開放條件的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應確定參觀游覽區管理機構,制定分級分類開放策略,設置必要的展示、服務及安全防護設施,制定參觀游覽區管理規定和游客管理應急預案,并依法履行申報備案程序后向公眾開放。
針對這些重點段長城的保護管理,國家文物局表示,要嚴控涉及長城的建設項目,做好文物影響評估,嚴厲打擊涉及長城的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提升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監管水平。同時,全面落實保護責任,著力推動長城保護“五納入”,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為工作重點,著力強化管理力度、改善保護狀況、提升展示水平。長城沿線地方人民政府應建立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動態清單,明確獎懲機制和保障措施。
國家文物局還表示,文物部門還應該為重點段編制文物保護規劃,其保護范圍原則上應劃定為禁止建設區域,其上空作為凈空管控范圍。長城的保護也將人防、物防并舉,要落實長城執法巡查、保護員巡視及保養維護工作制度和經費保障,加強保護、管理專業技術培訓,充分發揮長城保護員作用。新科技也將用于長城保護,比如探索遙感技術、小型無人機等適用于長城安全防范與執法監管的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技術巡查與人工巡查有機結合,加快推動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監測試點以及監測預警體系、安全防范系統建設,建立定期監測、反應性監測和定期報告制度。
據悉,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險情隱患排查工作將在2021年6月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