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北京市主場活動于2019年6月8日上午,在延慶區八達嶺長城舉辦。長城,見證了中國革命史,融入了無數革命先輩的血與肉,經歷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長城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紅色基因的重要傳承者之一。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的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關于長城保護: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切實完善政策,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嚴格保護,更好發揮長城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
“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北京主會場活動由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王翠杰主持,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名杰講話,延慶區副區長董亮做致辭。北京慈善義工聯合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斌參加活動。長城保護員代表程文峰發言,表達了長城保護員的心聲。北京市宣傳部、北京市文物局、中國遺產研究院的領導為延慶長城保護員授旗并發裝備。

在北京市長城保護員隊伍正式成立啟動儀式之后,“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長城保護專題報告會在中國長城博物館臨展廳舉辦。來自長城文物保護方面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以及嘉賓共約50人參與了此次報告會。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北京市政府參事、市文物局原副局長于平,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葉東分別發言,就中國長城整體保護管理實踐創新、北京市長城保護工作情況,以及延慶段長城保護工作具體方針措施和意義等多個方面,對長城保護進行了闡述和探討,突出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精神脊梁和文化支柱,在中華民族復興征程中所具有的典型意義和象征作用以及保護長城的巨大歷史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