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2.3%長城墻體保存較好
國家文物局介紹,長城始終面臨自然和人為作用,不斷殘損、消失,并形成今天以遺址為主的面貌。長城資源調查認定和評估中,“保存現狀較好”的長城人工墻體約占總數的12.3%,“保存現狀一般”的約占18.1%,“保存現狀較差”的約占18.4%,“保存現狀差”的約占27.1%,“已消失”的約占24.1%(“保存現狀差”和“已消失”共約占30.4%)。其中,明長城人工墻體中保存現狀比例分別為8.2%、17.6%、23.9%、18.9%和31.3%。
北京19年來投入4.7億元修長城
北京市文物局舒小峰局長介紹,自2000年至今,北京市財政投入約4.7億元,開展長城保護工程96項。
2019年,市文物局將繼續開展箭扣二期工程,今年第三季度完工。未來3年,根據遺產保護的修繕理念和原則,本市還將開展箭扣東段和南段的修繕工程。
同時,今年北京市文物局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長城搶險加固工程10項,并依據長城存在險情情況制定未來5年長城搶險工作計劃。
無人機等高科技將保護長城
市文物局還將積極探索健全長城保護管理體制機制,組建了長城保護員隊伍,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無人機、傳感器等技術應用于長城保護。
目前,懷柔區政府已經制定了《懷柔區長城專職保護員管理辦法》,按照每500米設立一名保護員的標準,配備131名長城專職保護員。據悉,這批被招用的長城專職保護員工將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報酬,同時上齊保險。
另外,國家文物局表示,將加大推進長城保護領域創新力度,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長城保護項目管理模式,啟動長城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更好地發揮長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獨特作用。
有條件重點段長城將適度開放
今后,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推動實施《長城保護總體規劃》,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督促各地切實履行長城保護管理責任,完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工作,確定公布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編制完成并公布省級長城保護規劃,強化各類長城保護隊伍建設,全面推進長城價值及保護管理研究。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長城保護修繕工作要堅持原址保護、原狀保護的總體策略,重點做好日常養護和局部搶險,有條件的重要點段可以適度開放。
今后,國家文物局將以《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為依據,基本形成長城保護維修理念共識,著力推動保護維修項目實踐,督促各地開展長城險情排查保護,利用多種渠道宣傳保護成果,使長城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